全国人大代表,潮州市市长汤锡坤同志做客人民网,谈“侨乡经济发展” 在全国人大即将召开前夕,3月4日晚上8点半,全国人大代表,潮州市市长汤锡坤同志做客人民网,谈“侨乡经济发展”,与网友在线交流。汤市长就在国务院、省政府为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而制定出的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拉动内需的举措下,潮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强信心、抢机遇、抓发展、保增长、重民生、促和谐,这样一种整体的要求,目的就是要带领250多万潮州人民增进信心,迎难而上,在危机中寻找发展的机遇,确保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以下是汤锡坤市长做客人民网时的访谈全文: [主持人]:各位网友,晚上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现在坐在我身边的是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潮州市市长汤锡坤先生。汤代表,首先请您跟网友打个招呼吧。 [20:39] [汤锡坤]:谢谢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潮州市委市政府和潮州250多万人民向一贯以来关心支持潮州发展的各位网友问好,感谢你们的支持。 [20:39]
 人民网副总裁官建文会见全国人大代表、潮州市市长汤锡坤
[主持人]:汤市长,如果说去年咱们是十一届全国人大的新代表,2009年您是第一次来到北京参加全国性的盛会,今年两会您有哪些关注点? [20:40] [汤锡坤]:今年我主要关注两点:一个是经济如何确保增长的问题。因为当前世界经济是处在非常严峻复杂多变的局面,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还没有完全见底,所以作为全国来讲,确保经济增长的压力是很大的,对此,中央国务院也做出了重大的措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拉动内需的放宽信贷这样一种积极的措施。 [20:41] [汤锡坤]:作为我们广东省来讲,省委省政府也是高度重视,也出台了16条的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目的也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平稳较快的增长。所以,作为潮州来讲,我们也是要确保稳定较快的增长,因为较快增长里面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种政治责任,加快发展作为一个地区来讲,不仅仅是上级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自己本身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更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一种共同的愿望。因为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够解决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够在改善民生上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所以,加快发展应该成为我们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也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20:44] [汤锡坤]:所以,今年我们提出要强信心、抢机遇、抓发展、保增长、重民生、促和谐,这样一种整体的要求,目的就是为了增进信心,迎难而上,在危机中寻找发展的机遇,确保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0:45] [主持人]:各种新闻看来,经济问题确实是全国各地代表都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您刚才说您有两大重点,给我们讲讲另外一个。 [20:45] [汤锡坤]:一个核心问题。所以,经济社会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够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所以经济发展了,要体现在人民群众是否能够分享到这种发展成果,所以我觉得民生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特别注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包括我们潮州,去年我们的财政支出里面,公共财政占了74%,在民生这一块,我们是比上个年度增长了3%。所以,作为民生问题,还是要实实在在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真正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上要有所体现。 [20:46] [主持人]:好,您的两大关注点,一个是经济,一个是民生,这也恐怕是各位地位领导肩膀上最重的两个担子。咱们先说一点轻松的,咱们先谈谈潮州,潮州我们都知道是著名的侨乡,并且还是中国著名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最近这几年连续被评为“广东文明城市”,潮州的特点和魅力请您给各位网友介绍一下。 [20:47] [汤锡坤]:潮州是我们国家广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是一个有1670年历史名城,可以说在中国来讲,过去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作为潮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来讲,它最显著的特点是文化很独特,底蕴很深厚。 [20:47] [汤锡坤]:从文化独特来讲,大家都知道,潮州有很多独特的特色,潮州有茶、木雕等等,既是传承了中华的主流文化,同时也形成了一种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文化。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潮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来讲,我们光是文物景点就有728处,属于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就有8处,省级的有11处,可以说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潮州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特别红火,人文景观荟萃,可以说潮州的自然观光也是很丰富的。 [20:48] [主持人]:现在在各地又要发展文化,又要发展经济,这个同时,咱们潮州怎么样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同经济发展相挂钩呢? [20:48] [汤锡坤]:可以这么说,潮州在挖掘文化内涵上,提升城市品味上,我们面对历史的馈赠,潮州历届市委市政府是更加珍惜,大力保护,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恢复了古城的重点文物,比如我们修复了广济桥、牌坊街等等一些重点文物,近几年累计投入了数亿元,可以说对一些文物古迹进行了保护性的修复,所以展示在游客面前的广济桥是非常壮丽的。在我们中国四大古桥之一,潮州的广济桥是最具有观赏性的,它可以说是集中了所有桥梁的传统技术,按照我们过去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讲的,他说潮州的广济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的桥梁,因为它中间有18梭船,然后有24个楼台,每一个楼台都不一样,中间18梭船是可以打开的,可以通航使用的,通航的时候把船打开。 [20:50] [主持人]:这可不可以算是潮州的一个标志性的景观? [20:50] [汤锡坤]:不仅仅是潮州标志性的景观,很多海外华侨对这个印象非常深,从小就知道家乡有一座非常美丽的桥。 [20:51] [主持人]:您刚才谈的是潮州在保护文化资源这方面所采取的大力的措施,在保护的同时,我们有没有考虑过挖掘这些文物古迹、文化资源内在的潜力,提升文化品位,促进文化融合? [20:52] [汤锡坤]:潮州有很多资源结合了潮州本身的文化,因为我们现在潮州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11个项目,在广东省来讲我们是最多的。潮州市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它就是利用了潮州的潮绣的传统工艺,把它应用到现代服装,所以在我们全国来讲,我们的出口量是占了一半,在欧美也享有很高的声誉,所以这本身就是潮州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在经济融合上的一种应用。 [20:53] [主持人]:咱们来换个话题。咱们谈谈港口经济,您刚才在回答网友问题时,也提到潮州港口经济,潮州有潮州港,潮州港在全国港口中并不是十分出名的,它的区位优势在哪里,还有其它的优势在哪里? [20:53] [汤锡坤]:可以这么说,潮州港这个港口,首先我觉得它的区位优势非常优越,它是广东省距离中国台湾最近的一个港口,潮州港距离台湾的高雄港是186海里,它距离香港是190海里,距离广州是308海里,距离厦门是90海里。因为这个地方也是广东的最东部,可以说跟台湾是一衣带水。 [20:54] [主持人]:台湾的最前沿地区。 [20:54] [汤锡坤]:对,但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历史上没有太大的开发,跟行政区域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一直都没有怎么去开发,尽管它的区位非常有优势,但是也没有什么大的进展。那么,这几年市委市政府也是高度重视这个港口的开发。我们讲除了区位优势以外,第二个就是它的港口条件,资源优势非常好。 [20:55] [主持人]:天然条件非常好。 [20:55] [汤锡坤]:对,一个这个港口是海湾港口,它多屏障,地方条件好,它不是内河的出海口,它是海湾的环境。再一个港口的水深条件非常优越,可以做深水泊位,做万吨级泊位的就有20公里长,在我的海岸线136公里里面有20公里可以做深水泊位的,万吨到5万吨大概可以做几十个。还有具备做10万吨到30万吨的大货轮、大油轮的泊位。 [20:56] [汤锡坤]:第三个条件,这个港口除了深水条件好以外,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就是三面环陆地,所以它的腹地非常广阔,可以供建设用地有200平方公里,光是临港这一块就有30多平方公里,发展重石化项目非常好,而且都是丘陵地带,用地条件非常好,所以像这种条件并不是很多的。 [20:57] [主持人]:咱们有没有什么发展的规划? [20:57] [汤锡坤]:我们现在做了规划,在我们现在总体规划里面,规划了发展重石化企业,也就是港口经济成为我们今天潮州经济的一大方面,我们自己讲,我们特色经济,我们的港口经济,文化经济,港口经济在未来来讲也是直接关系到潮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们现在是加大力度在开发这个港口,在完善它的基础设施,希望尽快能够形成这个港口的产业体系。 [20:58] [汤锡坤]:我们一方面按照广东省政府总体规划,潮州港发展重石化产业基地,所以我们目前把这个港口的经济划分为重石化产业,还有物流,还有商贸,这样一种相互促进,港口的发展是立足于从工业项目来带动港口开发,同时也通过港口的进一步开发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20:59] [主持人]:咱们今后一段时间潮州的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是集中围绕在港口下好这盘棋。好,咱们来看一个网友的问题吧,这边有一位网友,他是北方人,他说您刚才好像提到了一个潮州市婚纱城,这个好像没太听您讲清,这是潮州的特色经济吗?能不能给网友仔细讲讲。 [21:00] [汤锡坤]:可以。我们潮州的婚纱晚礼服非常出名,所以它的档次高,总量也多,所以国家命名潮州为“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就是因为我们做的婚纱晚礼服产量高、品种多、档次高,而且国际市场也占一定的份额,影响也大。 [21:01] [主持人]:除了婚纱和晚礼服之外,潮州好像在很多领域都是数一数二的? [21:01] [汤锡坤]:还有我们在陶瓷方面是中国瓷都,很多朋友可能都不了解,中国的陶瓷,在目前来讲,生产数量上,总量上,潮州数量是最多,我们的出口量从日用瓷,工艺瓷,到卫生洁具、陶瓷三大类占了20%、30%、60%的比重,这个份额很大。还有一个陶瓷是电子陶瓷,我们的电子陶瓷是占了全球的一半。 [21:02] [主持人]:不仅是中国的瓷都,成为世界的瓷都了。 [21:02] [汤锡坤]:我们提出现在是要建成世界瓷都。 [21:02] [主持人]:瓷都、婚纱礼服城,还有? [21:03] [汤锡坤]:工艺美术、潮州菜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很多品牌。其实还有很多基地,包括日用陶瓷的生产基地,不锈钢生产基地,还有食品重镇,包装城等等。这几年随着我们地方传统产业的发展,很多镇都成为一种专业镇,就是集中生产一两个产品。 [21:03] [主持人]:我刚才也注意到,您说的咱们这些特色经济,像陶瓷制造,礼服制作,还有一些特色的经济,都是一些小的经济实体在做,比如说以镇为单位。 [21:04] [汤锡坤]:基本上都是民营经济。 [21:04] [主持人]: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从去年到现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席卷了中国,咱们潮州小的民营经济在这场风暴中受的冲击怎么样,咱们的应对怎么样? [21:05] [汤锡坤]:应该讲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我们潮州作为外向度比较高的一个地方来讲,也是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今年上半年的出口企业订单明显减少了。 [21:05] [主持人]:这个数字大概有多少? [21:06] [汤锡坤]:普遍都是减少1/3。再一个就是卖价也提不起来,因为国际市场明显的需求萎缩,所以导致了这些企业出口的订单比较少,所以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21:06] [汤锡坤]:当然我们的企业也有各自的一些战略。比如说作为这场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对这些出口企业来讲,是有不利的一面,但是也有它好的一面。比如说,国际市场出现的一些企业重组,市场的一些深度变化,带来市场份额的调整,对一些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又重新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21:06] [主持人]:整个重新洗牌了。 [21:07] [汤锡坤]:对,因为它是一次洗牌的过程,所以等于重新分配了,只要你这个产品是有创新的,你的产品是受欢迎的,附加值高的,可能它的竞争上就有优势。目前,我们也正在对这些面临的困难问题积极应对,作为政府来讲,我们是积极引导企业来认识这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来认识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这种规律,帮助企业自身能够在这种冲击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21:07] [汤锡坤]:所以,我们一方面帮助企业,正确的引导,让企业增强信心。 [21:07] [汤锡坤]:第二方面,通过技术改造,让企业在提升产业改造上,提升自我,通过技术改造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够立于不败。 [21:08] [汤锡坤]:第三是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的问题,融资,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的问题。 [21:08] [汤锡坤]:第四是通过利用抓住我们国家拉动内需这种契机,全方位开拓国内市场,尤其是潮州的这些民营企业,包括潮州的特色产业,有很多可以通过外销的产品转为内销,就说它在国际市场上本身就是好的产品,所以在国内同样受欢迎,比如潮州的高档的日用瓷,日用陶瓷在我们国内的市场也是非常抢手的。 [21:09] [主持人]:以前是不内销的吗? [21:09] [汤锡坤]:以前很多企业惯性就是做外销做惯了,他觉得很轻松,春交会,秋交会,拿到订单后生产,他根本不需要拓展国内市场。今天不一样了,今天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需求不足的问题,他把一些对路的产品占向国内市场,一样可以获得市场的很好回应,所以这一点没有太大的问题。 [21:10] [主持人]:很多的民营企业也正在逐步,先后的做着这样的转型。咱们来谈一点轻松的问题。刚才您提到了潮州菜,咱们从最早就说潮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有这样一句话“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州人”,现在咱们谈谈“侨”这个字,现在旅外的潮州人大概是什么样的情况? [21:10] [汤锡坤]:你刚才讲到“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这个话应该怎么来解读呢?我们现在讲潮州人有两种概念,一个是广义上的潮州人,广义上的潮州人就是广东讲潮州话的这一地区都叫潮州人。现在在海外、国外,这些潮人基本上是这个概念,所以在东南亚也好,在世界各地的潮州会馆,潮州同乡会很多,我们过去通常讲海外一个潮州,海内一个潮州,如果从广义上讲,潮州人在海外1000多万,现在从狭义上讲,我们现在潮州250多万,现在在海外也有230多万。所以,这个数量大概是一半一半,非常多的。 [21:11] [主持人]:遍布世界各地。 [21:11] [汤锡坤]:而且这些海外潮人在国外,在他出去谋生的这些国家,在居住国大多都是创业有成,为居住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东南亚,东南亚现在基本上潮籍的华人在当地对经济作了很大的贡献,占了很大的比重。因为你知道,潮州人在外面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吃苦耐劳,非常勤俭,又是会经营,精打细算,所以这种优良传统,使这些人在外面艰苦创业。 [21:13] [主持人]:这也是整个潮州人的一个非常好的传统。现在旅外的潮籍乡亲有这么大的群体,他们对居住地所做出的贡献是得到广泛赞许的,这些走出去的潮州人对潮州本身的发展又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和建设性的作用呢? [21:14] [汤锡坤]:潮州人在海外取得成功以后,这些人还有另外一种美德,就是对家乡那种赤子之心,回报社会,回报故里的观念也很强烈,别的不讲,光改革开放,我讲的是狭义的潮州市,华侨捐资来潮州做公益事业的就有3000多个项目,总资金超过了13个亿人民币。所以,在我们那地方你看到的漂亮房子,好几年前就是这样,漂亮的房子就是学校,学校就是海外华侨捐资建的,有学校、有医院、有敬老院,几乎这些公益的项目都是华侨捐资兴建的。 [21:15] [主持人]:这是一个走出去的潮州人最大的一个反哺祖国的一个方式。今年1月份国务院通过了一份重要的发展规划纲要,珠三角地区的,咱们潮州虽然不在珠三角,但是不是巨大的受惠于此? [21:16] [汤锡坤]:应该讲国务院批准这个纲要,它的批准与实施对广东来讲是一个发展新机遇,我个人认为是广东再创新优势的一个非常可贵,非常难得的一次机会。因为从国家的层面上,对一个局部地区高度重视,把它列入一种未来发展的规划,我觉得首先说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广东的发展,对广东的未来也是寄予厚望。 [21:16] [汤锡坤]:这个纲要的实施,首先作为珠三角地区来讲,我觉得对珠三角本身产业的提升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因为从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30年来的快速发展,无论是资源的消耗,特别是土地的消耗,还是其它方面的发展,我觉得它已经有一些局限性了,也就是说它如果不提升,要再发展空间已经不是太大,或者说它的竞争优势已经越来越弱化了。 [21:17] [主持人]: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区了。 [21:17] [汤锡坤]:对,到了一个极限了,到了这个时候要再上一层楼就必须要提升,这个提升中央国务院给了他这个纲要的实施,我觉得这就是给了他一个新的平台。那么,作为我们珠三角地区来讲,我很清楚的记得,里面有一个词叫“环珠三角”,就是珠三角周围的这些地区,我理解同样可以利用这方面的政策,来加快发展。 [21:18] [汤锡坤]:再一个层面,作为珠三角提升以后,其实它也为广东的东西北地区提供一种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说它本身的产业提升了,向高端产业发展了,它过去的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自然就转移了,首先辐射到周边的广东的东西北。 [21:19] [主持人]:肯定是近邻先对接。 [21:19] [汤锡坤]:对,这样一来,我们这些环珠三角地区也成了近水楼台了,为我们加快发展也是提供了一种可能。 [21:19] [汤锡坤]:第四,它的提升反过来也可以为全省加快发展创造更多的财政来源,对于统筹城乡来讲,站在全省的角度来讲,这个是提供更大的一种财源,来统筹发展。作为我们潮州来讲,我们现在也是抓住这个全省在实施珠三角纲要的契机,首先要对这个纲要的精神吃透,领会透,然后积极地对接,接受辐射,来制定一些办法措施。 [21:20] [汤锡坤]:因为这次我们在开广东两会时,汪洋书记到潮州参加主题讨论的时候,对潮州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潮州如何主动对接,接受,迎接辐射,抓住机遇,赶超,为我们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觉得汪洋书记的要求也是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我们现在也是围绕汪洋书记的指示在加快我们对接的一些措施。 [21:22] [主持人]:这中间什么事要做,什么事不要做? [21:22] [汤锡坤]:积极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双转移的战略,一个是劳动力转移,一个是产业转移,我们现在潮州跟深圳建立了产业共建,就是建立一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已经签了协议,目前已经签定了2547公顷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业园前几年我们也投入了12个亿,已经有77家企业进入。未来我们希望通过加快步伐,把这2500多公顷的面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个可以转移,作为一个载体来接受辐射。我相信这个措施将会迎来我们今后这个产业转移,可以引入更多的企业来加快本地区的发展。 [21:23] [主持人]:在承接两者之间的对接工作,中间有没有一些问题是您需要考虑的,需要注意的? [21:23] [汤锡坤]:我们讲产业转移也不是盲目的,特别是现在有些项目,比如里面有环保问题的我们也不可能盲目引进,我们也要筛选,作为潮州来讲也非常重视生态建设,我们去年已经启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举措,你不环保我也不欢迎你。 [21:24] [主持人]:其它的呢? [21:24] [汤锡坤]:从政府的层面,要提高对招商引资这方面的服务质量,政府要强化服务的工作,让外来的投资主体来到潮州以后,感觉到这个地方可以居住,可以赚钱,赚钱多,又安全,没有麻烦,那是最好的了。 [21:24] [主持人]:除了珠三角地区发展规划纲要这个大的契机之外,刚才您谈到了潮州港,潮州港具有这么好的对台经贸优势,这样一个窗口,潮州利用这一优势是具有长远意义和重大意义的,对潮州自身的发展和整个这一地区的发展都是有重大意义的,我们的网友希望您仔细谈谈潮州港。 [21:25] [汤锡坤]:如果讲跟台湾的关系,潮州港也是我们国家定为广东省两个对台直航港之一,作为潮州跟台湾,其实除了地缘相近,还有人缘相亲,文化相通,我们跟台湾都是讲闽南语系的,所以历史上潮州在台湾的同胞也不少,我们现在据不完全统计有30万。在1988年的时候,已经有一大批台商到我们那边投资,所以从经贸往来来讲,也是有很好的基础。我觉得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和对台经贸往来的频繁,这一点对潮州加快发展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1:26] [主持人]:咱们省委省政府也是在对台经贸工作上,把粤东这块作为重点。 [21:26] [汤锡坤]:对。海西经济圈的形成,我们潮州正处在重要的节点上,所以我们在这里扮一个非常积极主动的角色,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渠道和这样一种历史的记忆,加快历史的发展。我觉得这个不是纸上谈兵,各方面的条件是具备的。 [21:27] [主持人]:福建省打造的“海西”概念,对广东已经产生一些竞争的压力了。 [21:27] [汤锡坤]:我们也是积极回应这样一种活动,其实你就是不积极回应,从地理位置来讲,从客观来讲,它静悄悄的已经进入了,而且民间,市场上的一些行为已经形成了,作为政府来讲,我认为我们主动的来迎合,来抓住这个机遇,正面引导,我们创造更多的正面条件,让它能够理直气壮地进来,我觉得对双方都有好处,是双赢的。 [21:28] [主持人]:这种竞争是好事,只能是让海峡两岸的经贸更加繁荣发展。您讲的特别好,由于时间的关系,咱们今天的访谈马上就要结束了。最后问您一个问题,汤市长本身就是潮州市饶平县人,您生在家乡,长在家乡这么多年,现在看来回首这么多年,再展望以后,您对家乡的愿景是怎样的? [21:29] [汤锡坤]:作为潮州来讲后发优势是非常优秀的,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发展势头也是很好,我们的港口经济条件非常优越,这对未来来讲也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地区,所以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有信心、有决心,跟全市250万人民一样,增强信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像这一次汪洋书记到我们潮州组讨论的时候讲到的潮州有望,他给了我们一首藏头诗,叫“潮起珠江阔,舟动韩水涌,有心来踏浪,望尔好乘风”所以我们会抓住这个机遇,来加快发展,不断地开创潮州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努力把潮州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广东东大门。 [21:31] [主持人]:谢谢汤市长来到人民网访谈直播室,希望潮州就像初涨潮水一样,一浪更比一浪高,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下期再会。 [21:35]
|